3月7日,外交部發(fā)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,在回答“‘薩德’反導(dǎo)系統(tǒng)部分裝備已運抵韓國并將投入部署,中方對此有何回應(yīng)?”這一問題時,耿爽強調(diào),我們堅決反對美韓在韓部署“薩德”系統(tǒng),將堅決采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安全利益,由此產(chǎn)生的一切后果由美韓承擔(dān)。我們再次強烈敦促有關(guān)方面停止相關(guān)部署進程,不要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。
上月27日,韓國國防部對外確認,樂天集團已同意轉(zhuǎn)讓星州高爾夫球場,用于部署“薩德”系統(tǒng)。第二天上午,就簽署了相關(guān)地皮交換協(xié)議。
樂天集團的一意孤行,激起了中國民眾的憤怒。新華社發(fā)表社評指出:如果說部署“薩德”是在中國背后“捅刀子”,那樂天此次不計后果的草率決定,無異于為虎作倀。對于這樣的樂天,中國不歡迎!
中國社交媒體上要求對“吃著中國的飯,砸著中國的碗”的樂天的抵制的呼聲高漲。有網(wǎng)絡(luò)輿情調(diào)查顯示,95.3%的網(wǎng)友表示,將支持抵制樂天。中國外交部、商務(wù)部也在第一時間作出回應(yīng)。
薩德部署用地換地協(xié)議的正式簽署,也引起了許多韓國民眾的不滿,連日集會,抗議“薩德”入韓。
韓國首爾民眾在韓國國防部外集會抗議,反對部署“薩德”。
然而,在這事關(guān)民族大義、家國情懷的大是大非面前,一篇《抵制日貨前好好想想》的帖子在朋友圈被不斷轉(zhuǎn)發(fā)。帖子說的是,一位自稱“搞了幾十年的翻譯工作”、移居北美洲的“語言專家”發(fā)給“瘋婆阿丑”一封郵件,大意是:現(xiàn)代漢語里,有高達70%的詞匯是日本貨,我們整天掛在口頭上的大多數(shù)詞匯都是日本進口的??梢哉f,沒有大量的來自日語的詞匯,現(xiàn)代漢語幾乎無法存在。“不信你就試試寫一篇不帶日語的中文文章吧。所以,現(xiàn)代漢語是日貨的最大集散地。要抵制日貨,咱們就先抵制現(xiàn)代漢語吧!”
文中還列舉了許多來自日語的外來詞:藝術(shù),交流,假設(shè),解放,希望,景氣,宗教……等等,這些都是“日貨”。甚至就連網(wǎng)上流行的“給力”等也都是日貨。
世界上怕就怕“認真”二字。賓語的廉政空間認真地考證了一下這篇文章的出處,也考證了文中所列的那些所謂的“日語外來詞”。原來,這篇文章并不是“瘋婆阿丑”的原創(chuàng),帖子早在2012年9月19日就出現(xiàn)在了網(wǎng)絡(luò)上,當(dāng)時的標(biāo)題時《抵制日貨,就要從抵制現(xiàn)代漢語做起!》。幾年來,這篇文章不斷改頭換面,被改換成《談?wù)勗鯓拥种?ldquo;日貨”》、《從日本引入的詞匯,一起抵制了吧》、《抵制日貨,請先抵制蠢貨》等多種標(biāo)題出現(xiàn)各種論壇、博客和朋友圈里。
知名學(xué)者、專欄作家丁啟陣教授在《反對抵制日貨的一種迂腐之論》文中一語道破:這篇文章“因為有點漢語外來詞歷史方面的知識,列舉了許多來自日語的外來詞,措辭還有點兒俏皮,有點兒刻薄,很符合反對抵制日貨的有識之士們的胃口,因此傳播甚廣。但是,我不得不指出,這篇文章的邏輯推論是有問題的,觀點是迂腐可笑的。”
經(jīng)過對文中那些所謂的“日語外來詞”的考證,賓語的廉政空間發(fā)現(xiàn),許多所謂的“日語外來詞”,不過是作者的無中生有,憑空捏造。
按照該文的說法, 那些語言“日貨”是在明治維新以后、尤其是甲午戰(zhàn)爭后,國人大量留學(xué)日本,尋找強國之道,把日本人生造的那些新詞帶回中國了。
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(jì)60年代末—90年代日本的改革運動,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時期,距今不過100多年,但該文所列的許多“日本詞匯”,在中國已經(jīng)存在了一兩千年。
“藝術(shù)”一詞,出自《后漢書·伏湛傳》:“永和元年,詔無忌與議郎黃景校定中書《五經(jīng)》、諸子百家、藝術(shù)。”《后漢書》成書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九年(公元432年)—元嘉二十二年(公元445年),距今已經(jīng)1570多年。成書于唐太宗貞觀二十年(公元646年)—貞觀二十二年(公元648年)的《晉書·藝術(shù)傳序》亦有“藝術(shù)之興,由來尚矣。先王以是決猶豫,定吉兇,審存亡,省禍福。”之說,距今1360多年。“藝術(shù)”來源于中國,何來“日貨”之說?
“交流”一詞最早出現(xiàn)在東漢才女班昭(約公元49年—約公元120年)的《東征賦》里:“望河洛之交流兮,看成皋之旋門。” 意思是說,眺望了黃河與洛水交匯的景象,見識了成皋縣著名的旋門壯觀。三國曹魏時期,南陽宛(今河南南陽)玄學(xué)家何晏作《景福殿賦》,文中亦有“若乃虬龍灌注,溝洫交流。”之句。
《東征賦》創(chuàng)作于漢安帝永初七年(公元113年),距今1904年;景福殿始建于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(公元232年),距今1785年,東漢三國時期的中國話與“日貨”何干?
“假設(shè)”一詞出自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假設(shè)陛下居齊桓之處,將不合諸侯而匡天下乎?”《漢書》成書于公元92年前,距今1920多年。后來,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的傳記文《段太尉逸事狀》、蘇軾的詩《秦少游賀發(fā)首薦次韻》中,分別有“太尉曰:吾未晡食,請假設(shè)草具。”、“涂車芻靈皆假設(shè),著眼細看君勿誤。”之句。宋代朱熹與其弟子問答的語錄匯編《朱子語類》亦有“假設(shè)如此則如此,假設(shè)如彼則如彼。”之句。
“解放”一詞出自《三國志·魏志·趙儼傳》:“儼既囚之,乃表府解放,自是威恩并著。”《三國志》成書于晉惠帝元康七年(297)之前,距今1720多年。
“希望”一詞出自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(公元652年—公元710年)奉旨所譯的《地藏菩薩本愿經(jīng)》里:“若未來世諸眾生等……無處希望福力救拔,當(dāng)告宿世骨肉,使作方便,愿離惡道。”距今1300多年。
“景氣”一詞出自東晉詩人殷仲文(?―407年)的《南州桓公九井作》詩里:“景氣多明遠,風(fēng)物自凄緊。”距今1610多年。
“宗教”一詞最早出現(xiàn)在《宋史·儒林傳》之《呂祖謙傳》中:“(祖謙)蔭補入官,后舉進士。復(fù)中博學(xué)宏詞科,調(diào)南外宗教。”《宋史》成書于1343年年之前,距今670多年。
至于說“給力”出自日本的一部動畫片,這說法更是幼稚荒唐。“給力”最早見于北齊魏收 (公元506年—公元572年)所著的《魏書》卷十一《前廢帝廣陵王紀(jì)》:“詔員外諫議大夫、步兵校尉、奉車都尉、羽林監(jiān)、給事中、積射將軍、奉朝請、殿中將軍、宮門仆射、殿中司馬督、治禮郎十一官,得俸而不給力,老合外選者,依常格,其未老欲外選者,聽解。”距今已經(jīng)1400多年。據(jù)《臨高縣志》記載,“給力”在海南省臨高話中已使用了700多年。
不用再舉例了吧?
3月7日下午,新華社播發(fā)消息,韓國國防部以及駐韓美軍7日確認,“薩德”反導(dǎo)系統(tǒng)部分裝備已運抵韓國,雙方將盡快完成部署。
在美韓正式開始部署“薩德”、國內(nèi)民眾對樂天說“不”的敏感時間節(jié)點,有人為了刷可憐的存在感,舊謠新炒,數(shù)典忘祖,硬是把自己祖先留下的東西說成是“日貨”。如此做法,不是無知,就是別有用心。